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

《每位攝影人應該要放慢的腳步》

從開始學習拍照到今天體會攝影前後大概十二年,其中一個為自己做得不錯的決定就是用底片來紀錄生活。在數碼當道的年代,幾乎每件事情都講求效率。從商業攝影到上載生活照片的分享,不難發現各類 app 都在嘗試簡化完成照片的過程和提高上載分享的速度。對大眾來,這當然是件好事。可是對一張獨一無二的照片的完成度,是不是還是好消息呢?


打開 Instagram 搜索,不難看見各式各類的分享。可是當我們稍微再花多一點時間注意的時候就會反覺其實很多照片看起來都很類似。很多時候,這些照片其實就是手機直出。再不然就是數碼相機 wifi 傳輸到手機,經過簡易的修圖後再上載。

我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十位姑娘兩張臉,九個像得太明顯。


底片攝影給了我的不只是步上的放慢,他更直接的是對我在攝影路上的救贖。每次按下的快門,我都必須讓自己明白這個畫面應該就這麼一張,這個瞬間或許就這麼一下,這個回憶肯定就這麼一次。難聽一點,數碼相機的掃射就像是在愛情的大海撒網,網中一堆再選一個。而底片攝影的再三確認就像是在愛情裡對一個人的選擇和肯定。當然,那九位姑娘的照片也沒有像愛情這回事那麼嚴重,就只是那麼剛好我比較介意第十位。

人老了就是這樣。


Lubitel 166+ 是我的第一台雙眼機。相機本身的設計本來是拍方形的定格,因為120膠卷偏高的價格,我選擇讓它套上 Lubikin 拍135膠卷長形的齒孔照。



拍著拍著,我不再像其他攝影人一樣,一直著相機螢幕檢照片。我多了對當下的那份體會,多了對按下快門的信心,少了對昂貴設備的依賴。不過你如果看見我使用數碼相機也不需要罵我,我也是活在這個年代的。


我只是多了一個選擇,放慢自己的攝影步。你呢?